认识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口腔(包括喉部)或肺所致的症状和并发症的一种疾病。该病患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我国1996年的流行病学统计GERD的患病率为5.77%,据此估算,天津地区患病人数达80多万人。 胃食管反流病发病机制较复杂,是由于抗食管反流的防御屏障减弱和反流物对食管黏膜损害而导致,抗反流屏障减弱原因包括食管下括约肌(LES)压力低下、LES周围支持组织解剖改变如食管裂孔疝等,食管蠕动异常时可降低食管对反流物的清除引起反流症状,长期吸烟、饮酒等可降低食管对反流损害的抵抗力。胃食管反流可引起食管内症状和食管外症状,食管内症状为典型的反流症状(如烧心、反流)、反流后胸痛综合征,亚洲地区以每周至少发作一次烧心或反流为诊断标准,内镜下食管表现分为反流性食管炎, 非糜烂性反流病和Barrett食管3个类型,食管外症状有反流性咳嗽、哮喘、咽喉炎、蛀牙等。GERD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未经治疗的反流患者的心理幸福指数甚至低于心绞痛和轻度心衰者。 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临床上常见而易忽略的疾病。由于GERD患者的症状与慢性胃炎类似,临床上常常被误诊,而它引起的食管外症状的表现更为复杂多样,很多疾病和症状是由胃食管反流引起或有其因素参与其中,由于反流物到达咽喉部和气管,可引起咽喉炎、鼻炎、声音嘶哑、咳嗽、憋气、哮喘、吸入性肺炎、肺纤维化、非心源性胸痛、酸反流性牙侵蚀等,严重时甚至会发生喉痉挛危及患者生命。研究证实,慢性咳嗽患者中有13%由反流引起,被称为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astroesophageal reflux cough GERC),56%有反流因素存在。GERD与哮喘发作之间存在着确切的联系, 是支气管哮喘的一个重要的激发因素,哮喘患者中GERD的发生率为34%~82% , 明显高于普通人群的5%~8%,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病人中,67%被确诊有GERD。咽喉反流性疾病(laryngopharyngeal reflux disease,LPRD)是胃内容物反流至咽喉部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总称,表现有持续性清嗓、慢性咳嗽、咽部异物感或声嘶,体征有披裂红肿、声带红肿、声带水肿、后连合黏膜增生、披裂水肿等,数据显示60%的GERD病人有咽喉反流症状,顽固性咽喉炎也有50%有咽喉反流存在。非心源性胸痛的病人中有41%确诊有GERD。 虽然胃食管反流病发病率较高,但就诊率却较低,患者中大半对反流病及其危害认识不足,许多患者在初遇烧心反酸等症状时往往会选择忍耐,大多数患者都要忍几个月之久才到医院寻求治疗,或者凭经验去药店买药胡乱一吃对付了事,只有当出现症状的频次越来越高,疼痛和不适程度严重到影响生活和工作时才去看病,有的病史长达20、30年,很多由于高龄、肺功能不全而失去了彻底治疗机会。部分病人仅表现有食管外症状而无反酸、烧心的典型症状长期被误诊或忽视,以咳嗽哮喘就诊于呼吸科,以慢性咽炎就诊于耳鼻喉科,常因误诊而导致治疗效果不佳,其实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被忽视的凶手——胃食管反流病,所以,临床上需要对胃食管反流重新认识评价。 如患者有典型的烧心和反流症状,可初步诊断为反流病。24小时食管Ph值-阻抗监测不仅可以监测酸性反流,还可动态监测弱酸性或非酸性反流,是诊断反流病的金标准,高分辨率食管测压检查可以评价食管压力和运动功能失调,以指导治疗方式选择。胃镜检查和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即可确诊有无食管裂孔疝的存在。 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手段主要有三种:1、药物治疗,主要是应用质子泵抑制剂抑制胃酸分泌促进食管黏膜愈合及胃肠动力药提高食管下括约肌压力,使反流液对食管粘膜的损害减少,从而减轻症状和增加病变愈合的机会,但需长期用药,药物不能从根本上治愈反流,复发率达57%-90%。2、内镜下微创治疗,代表方法为Stretta微量射频治疗,该方法是将一根射频治疗导管插入食道,应用射频治疗仪多层面多点对胃食管结合部位进行射频治疗,诱导胶原组织收缩、重构,并阻断神经通路,从而增加食管下括约肌厚度和压力,减少下食管括约肌松弛,起到防止胃食管反流的效果。3、手术治疗,采用微创腹腔镜胃底折叠术治疗。较公认的手术指征如下:①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无效者;②不愿意长期维持用药者或出现药物不良反应者;③伴有食管裂孔疝者;④伴有哮喘、咳嗽等严重食管外表现者,或经24 h食管pH监测证实有重度反流者。手术效果肯定,满意率达95%。 总之,我国胃食管反流病的现状是发病率高、就诊率低、误诊率高、诊断治疗不规范,很多医院没有开展食管Ph/阻抗监测、食管测压等临床检查,治疗也常存在疗程不够、自行滥服药物等问题,所以,开展科学系统的胃食管反流病的专科诊疗工作很有必要,365体育滚球_365滚球直播-【官方唯一授权】@由普外科和消化科联合成立的胃食管反流病诊疗中心正在积极筹备中。
|